资料
当前位置: 电缆网 > 资料首页 > 技术文章
联合国即将发布的燃料电池车安全标准最终方案中大部分采纳了日本的提案。在6月24日至28日于瑞士日内瓦召开的联合国工作组会议上,各国将正式达成协议。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也将对此表示支持。
6月21日,由北京华电天仁电力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应用于储能双向变流器的“一种降低连接应力的开槽连接母排”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电力电缆供电以其安全、可靠,便于井下巷道敷设和维护等优点,在煤矿井下得到广泛应用,运行经验表明,电缆的中间接头是电缆线路中绝缘最差部分,其故障率远远高于电缆本体,因而其防护材料选用是电缆线路安全运行的关键。
1.前言
6月28日,西门子信号有限公司位于南昌铁路局福州电务段的产品服务中心落成,其自行开发的铁路信号产品在线服务平台(i-PSP)首次在此亮相,从而也标志着国内铁路信号产品领域首个通过网络实现零距离24小时服务的产品服务中心正式启动。“这一在线服务平台的启动标志着西门子在铁路信号产品服务方面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作为基础设施自动化领域的领先供应商,我们始终致力于以不断的创新和技术的进步为客户带来更可靠、高效的服务。”西门子基础设施与城市业务领域亚太区总裁肖松博士说道。
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安置在大万山的波浪能装置滔滔南海潮起潮落,能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是清洁能源,是可再生能源。在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为实现人类未来蓝色的梦想,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不懈地奋斗、耕耘。正值天气多变的炎夏六月,记者一行在珠海香洲码头乘海轮出发,风浪中一路前行,经过两个多小时,到达大万山岛,再转登渔船。 此时,空中雨点飘洒,十余分钟的颠簸后,在万顷碧波中看到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研制的100kW漂浮式波浪能装置。会发电的“轮船”“从2009年开始,先后投放4台1/2比例样机入海,在这个过程中还不断针对样机存在的缺陷进行改进,最终才成功地在大海中安置眼前的这个装置,大海不同于陆地,同样功率的机器,在恶劣自然条件下要经过更多的检验。” 承担波浪能电站项目的团队负责人游亚戈告诉记者。引路的其他海洋能科学家介绍,眼前这个“庞然大物”总重量大概350吨,长34.5米,宽12米,工作时高17.1米,放在半潜驳上高度为10米,其主要由钢结构件、液压转换系统和发配电系统组成。除此装置外,岸上还要有配电海底电缆与之相连接的电房。据专家介绍,今年4月,该装置已进行发电,目前运行情况良好。海岛及其附近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大风大浪,如此庞大的装置如遇到台风,不是很容易损坏吗?项目组科学家告诉记者:“在以前的波浪能发电装置比例样机投放后,确实出现过遇大台风后受损的情况,后来我们在研制过程中发明了蓄能型系泊技术和下潜避台风技术,其中100kW鸭式装置采用放气方法,使鸭头完全埋入水中,只留鸭背在水面上,可以有效降低波浪的载荷,实现装置的lsquo;自我保护rsquo;,从而提高了装置的抗台风能力。”波浪大小并不稳定,如何保持输送稳定?项目组科学家回答:“由于海上的波浪时大时小,所以先要将波浪能转换成液压能,再存入蓄能器,待能量达到一定程度,以最大开度驱动液压发电系统发电,提高发电效率。这样可以避免不稳定能流导致的发电效率低下,以及对电网产生的冲击。”记者所见到的发电站由锚固定在海中,就像一艘停泊的海轮。建设电站,在茫茫大海中如何选址?波浪能电站项目选择的地方首先是靠近海岛,而且水深、水流条件必须符合要求,不同的水底质地要选择不同的锚等。通过与项目组科学家的对话,记者感悟到这些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凝聚了科学家们的心血。从传统鸭式到新型鹰式鸭式装置在波浪中往复转动,如同鸭子在上下点头,故以鸭式命名。“尽管有关技术还不是十全十美,但把波浪能转成电能,前进到这一步已很不容易。”项目组科学家如是说。“2007年,鸭式装置还只是一个概念装置,英国人在内陆湖中曾有类似的装置,几十个单体穿在长达半公里的轴上,很难施工,出了毛病很难维修。我们逐步把装置设计成变成目前的样子。”游亚戈介绍,“当然,装置还得继续完善。”现今,游亚戈团队在“鸭式”的基础上,已研发出优点更多的鹰式装置。鹰式装置较之鸭式装置,更易俘获波浪能,而且它采用了半潜驳平台,结构简单,使得后期维修和运输方面成本大为降低。鹰式装置的成功投放和发电,验证了我国自行研发的波浪能装置的有效性,同时为降低成本、提高转换效率、规模化开发利用海洋波浪能奠定了基础。同行的科学家们强调,今后,相关的研发技术还会与时俱进。验收,只是起点现场观看装置后的当天下午,国家海洋局科技司组织专家对中科院广州能源所承担的这个国家支撑计划课题进行验收。专家们认为:课题采用下潜和蓄能系泊技术提高了波能装置的抗台风能力;采用水下附体技术、特殊轨道驱动技术和分级控制技术实现了漂浮式波能装置在不同海况下的波能高效摄取;采用机械式液压自治控制技术配合蓄能稳定技术提高了漂浮式波能装置的二、三级转换效率;采用半潜驳技术实现了波能装置的低成本投放和回收。科研人员通过100kW装置实海况运行,证实了上述技术的有效性,最后一致通过验收。据了解,海岛独立可再生能源电力示范工程已经被列为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在“十二五”期间要解决的重大任务突破,其目标是通过多能互补可再生能源系统的研究和示范,提高独立可再生能源系统的稳定性,突破可再生能源资源分散及不稳定性的制约,为海岛偏远地区提供稳定的清洁能源供应。此次验收的装置也仅仅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未来该所仍将会着力于各种可再生能源的系统示范集成。万山诸岛远离大陆,且没有与大陆电网相连,所以海岛供电只能长期依赖柴油发电,发电量小且成本高,同时还容易污染环境,破坏海岛的原生态,供电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海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伴随着国家大力开发海洋渔业资源,无论是海岛开发建设,还是海岛居民日常生活,都需要可靠、安全、清洁的能源作保障。据《中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年度报告(2012年)》显示,我国近海海洋能资源蕴藏量约16.7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超6亿千瓦。大海中蕴藏量巨大的波浪能是风能对海面扰动而造成的,以机械能形式存储在海水里。波浪发电不稳定,转换效率较低。又因为装置远离大陆,环境较为恶劣,故研发难度大,波浪能发电技术目前仍不成熟,需要较长时间不断发现问题,需要逐步加以改进和完善。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的波浪发电事业始于上世纪80年代,是国内较早开展相关研究的单位,上世纪“七五”期间,由该所牵头,就曾在大万山岛研建了一座波浪电站并于1990年试发电成功。以前的发电装置固定于岸边,建造成本高,建造周期需要3年。目前研发的装置漂浮于海上,建造成本底,建造周期缩短至半年,但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也与固定于岸边的装置大不一样,不确定性大得多。向远离大陆的海岛或海上设备输送电,是一件难事,采用波浪能装置供电意义重大,被该所列为重点项目支持是理所当然的。滔滔南海潮起潮落,能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是清洁能源,是可再生能源。在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为实现人类未来蓝色的梦想,中科院的科学家们在不懈地奋斗、耕耘,前程看好。
AFL已经推出藤仓70R熔接机,旨在提供更快、更精确的接续结果,同时保留了其前身带状接续应用工具60R熔接机的所有功能和可靠性。藤仓70R熔接机的增强功能包括以下内容:
美国的一个科研小组发表在6月27日《科学》杂志上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通过不同形状的扭曲光束来编码信息,可以提高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的承载能力,从而有效地缓解网络拥堵。
连续多日的阴雨雾霾使人烦恼,尤其是那些光伏太阳能设备的使用者,他们甚至不能痛痛快快地洗个热水澡。太阳能是一种每天都照耀在人们头顶上的能源,长期以来,人们囿于技术制约,求之而不得。简单来说,我们获得太阳能量的方式对环境要求苛刻,如果没有充足的阳光就无法得到足够﹑稳定的能源。如今,这困境正在被突破,一种新型的太阳能技术能够模拟植物的光合作用,使人们可以享受到全天候的清洁能源。新的技术前景十分诱人,有人预言这可能会迎来一场可再生能源的革命。你信吗?至少英国阿斯顿大学客座教授罗伯特middot;马修斯坚信。让我们听他娓娓道来。
长期以来我国电力投资的重点都是发电厂以及输电设备的建设和完善,对配网系统的投入相对较少,导致配网结构不合理。为了提高输电网以及配电网的可靠性,我国必须进一步完善电力应急机制和电力配电自动化,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灵活性强、带宽高、保护机制好、管理智能化以及性价比高的通信系统来实现配网自动化,而无源光网络技术(passiveopticalnetwork,PON)正好符合这些要求,因此对无源光网络技术在电力配网自动化通信中的应用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电缆网讯 “未来智慧城市不仅关注高效、智能化目标,还将绿色、环保和满足低碳纳入发展目标。智能电网建设将促进城市绿色发展。”国家电网科技部刘建明在第三届中国智能电网建设及国际论坛上指出。
新一代核电装备研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一直是哈尔滨市科技局扶持的重点。“十二五”期间,市科技局围绕核电产业链条连续实施“AP1000核电站大型半速饱和蒸汽轮机研制”、“CAP1500核电主泵水力部件设计制造技术研究”等多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项目涉及核电主岛、常规岛、辅机等十余个核心环节,突出解决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瓶颈,不断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力提高了核电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为企业在重大能源项目的市场竞争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近日,由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核电半转速1800mm叶片通过了蒸汽透平气动性能试验。叶片级在设计工况下总对总效率为84.42%,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1800mm叶片的成功开发对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容量核电汽轮机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据了解,采用1800mm末级叶片,在保证机组容量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可以将低压排汽口的数目由6个减少到4个,减少一个低压缸,大幅度降低制造成本和用户的基建投资,同时打破国外公司的知识产权限制,为公司开拓海外市场提供有力保障。
长期以来我国电力投资的重点都是发电厂以及输电设备的建设和完善,对配网系统的投入相对较少,导致配网结构不合理。为了提高输电网以及配电网的可靠性,我国必须进一步完善电力应急机制和电力配电自动化,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灵活性强、带宽高、保护机制好、管理智能化以及性价比高的通信系统来实现配网自动化,而无源光网络技术(passiveopticalnetwork,PON)正好符合这些要求,因此对无源光网络技术在电力配网自动化通信中的应用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PON技术的概述PON系统的工作原理作为一种树状结构的全光网络,PON采用点到多点拓扑结构。PON系统由局端的光线路终端(OLT)、用户端的光网络单元(ONU)和光分配网络(ODN)构成。ODN全部采用无源器件,不含有任何电子器件及电子光源,包括光纤和光分路器或耦合器,用于连接一个OLT和多个ONU。OLT到ONU的传输(下行方式)采用TDM广播方式,连续不断地将信息传输给每个ONU。ONU到OLT的传输(上行方式)采用TDMA(时分多址复用)方式,各ONU只有在OLT分配给自己的时隙内将信息传输给OLT。PON系统的工作原理见,图1:PON技术的分类比较无源光纤网络PON消除了局端和用户端之间的有源设备,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并且有效的节约了光纤资源,是未来FTTH的主要解决方案。目前PON技术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1)APON,其二层采用的是ATM封装和传送技术,最高速率为622Mbps,但由于成本较高、带宽较低、ATM技术复杂等原因,目前已经基本退出了市场;(2)EPON,其二层采用的是以太网技术,它提供1,25Gbps的速率,将来速率还能升级为10Gbps。它将以太网技术与PON技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因此非常适合IP业务的宽带接入技术,其芯片和设备发展都比较成熟,市场占有率较高;(3)GPON,其二层采用的是ITU-U定义的GFP,能提供所有标准的上行速率和1.25、2.5Gb/s下行速率。在高速率业务支持方面,GPON占据明显的优势,但成本要高于EPON,另外产品的成熟度也略逊于EPON。有源光网络和无源光网络的区别有源光网络(ActiveOpticalnetwork,AON)中,ONU设备串联在光纤网络中,每个ONU收到的信号时经上级ONU光-电-光变换后的信号。而在无源光网络中,ONU设备是通过光分路器并接在光纤网络上,各ONU收到的信号都由OLT直接发送下来。当网络需要增加支路时,有源光网络系统必须在支路节点增加光接口板以实现光方向的增加,而无源光网络系统则只需更换光分路器,采用分路数更多的光分路器即可增加光方向,因此无源光网络系统扩充比有源光网络系统更方便,且投资成本更低。与此同时,无源光网络系统具有更可靠的网络安全保护机制,具体包括:(1)单节点保护,网络中某一节点设备故障不影响其他节点工作,同时具备抵抗多节点同时失效的能力;(2)全网保护,可以采用完全相同的双光平面保护机制,提供1+1的通道保护盒1+1的电路保护,自动切换光平面,有效保证网络的安全性。无源光网络技术在电力配网自动化通信中的应用作为整个配网系统的关键,通信系统的功能至关重要,因此才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设计时必须具备如下特性: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中,应变能力和稳定性能要高;系统能对网络中的任何紧急事件作出快捷准确的反应,实时性要好;系统的拓扑灵活多变,设备适应性强,安装、携带和维护比较方便;系统支持全双工,既满足主站向终端下发控制命令,又满足终端向主站上传数据,必要时还需同时双向收发信息;系统必须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努力缩减投资,极大地提高整个系统的资金、设备和人力投入。必须综合考虑电力配网自动化通信网络的特点和业务要求,采用PON技术实现业务接入,其常见的网络结构有如下两种:(1)星形结构。主站(供电公司)和每个子站(变电站)之间都有一芯光纤连接。OLT放置在主站中心机房,分路器可以放置在中心机房也可以放置距离各个站点相对距离都比较近的集控站或营业厅,分路器和OLT之间通过一芯光纤连接,从而节省光缆的数量。在站点内放置用户终端ONU,子站设备通过ONU实现与主站设备的互联互通。由于ONU有多个网络接口,每个接口的优先级和带宽都可以灵活设置,可以对立划分不同的虚网,因此,PON系统不但可以为各种业务提供灵活的网络接入,也可为站点的业务接入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通过增加相应的语音网关设备和合波设备,电话和有线电视也可以通过PON系统在一芯光缆上实现,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信息接入服务。(2)链形结构。链形结构是PON系统的另一种接入方式,由于光纤呈链式分布,因此与星形接入相比可以更大程度上节省主干光纤资源。链式结构中,PON系统可采用多级分光且分光功率不等的光分路器方案,即在只有一芯或几芯光缆资源的情况下采用功率不等的光分路器逐点汇聚。在链式结构中供电公司(主站)和各个站点由一根光纤连接起来,从OLT沿着光缆敷设的路径到达第1个站点时,由分路器进行分光。分光后,一路经一芯光纤接人站点ONU设备,另一路接着到下一个站点,依此类推。这种接入方式可以大大节省主干光纤资源,提高光纤资源的利用率。各个站点虽然经过多级分光实现,但从网络管理上仍然是二级结构,即从OLT到每一个ONU都是直接连接的中间,不经过其他设备,从而保证了扁平化管理。小结接入网是用户将网络终端设备通过电话线、无线设备或光纤等接入国际互联网,以实现相互通信的方法,其主要方式有公共交换电话网络、综合业务数字网、数字用户线路、光纤到户接入等多种方式。其中光纤到户接入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宽带城域网建设中的必然趋势,其技术主要为无源光网络技术(PON)和有源光网络技术(AON),其中PON技术相对而言发展更快些,设备安全性高、成本低、带宽高、机房投资少且建网速度快,无疑会成为未来光纤到户接入最理想的接入方式。虽然配电网设备数量大且分散,但是每个测点传递的数据量较少,基于PON技术的通信接入方案在通信速率、成本、可靠性等方面均能较好地满足电力配网自动化的通信要求,网络扩展灵活。随着光电器件的技术发展和价格的下降,PON技术将在未来的电力配网自动化通信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中核集团公司21日在兰州铀浓缩基地宣布,我国核工业关键的铀浓缩技术完全实现了自主化和工业化应用。这意味着我国的核燃料生产能力不仅可以满足国内核电发展的需要,而且具备了国际竞争实力。“铀浓缩离心机技术,是核燃料生产的关键技术,也是衡量国家核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我们经过多年自主研制,掌握了这项技术并转化成为工业生产能力,这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我国核电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战略意义,也标志着我国可以上场同俄罗斯和西欧两家世界顶尖的铀浓缩公司同台竞技了。”中核集团公司总工程师雷增光说到激动处扬手做了一个“上场”的手势。记者走进这个坐落在兰州西郊山峦下、黄河边的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在一个大型白色厂房里看到一排排的离心机设备正在运转,发出轻微的嗡鸣声,看不见的机器内部高速旋转着将天然铀中的铀235与铀238分离,使之成为适合核电站使用的燃料。核电站使用的核燃料要求铀235的含量在2%至5%之间,但在天然铀中,铀235的含量只有0.7%,其余为铀238,因此需要提高铀235的含量。当前主流的铀浓缩离心机技术,是利用高速旋转产生很强的离心力场,来实现二者的分离。这项“高精尖”技术原来只有俄罗斯等少数国家掌握。雷增光历数研发这项技术的难点:离心机的转速要达到每分钟几万转到十几万转;要连续运行十年以上,中间不停机也不检修;工作介质是具有强腐蚀性的六氟化铀;不是一台而是一批离心机同时运转,必须具备很高的一致性;工业化过程还须经过不同装机规模的长时间试验考核。“这对离心机材料、结构设计、加工工艺、装配技术、试验技术等都提出了很苛刻的要求。”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中核集团的科研人员自主创新、开拓进取,攻克了众多技术难关。形成了离心机的研发制造,以及整个铀浓缩离心工程的设计、建造和运行的完整产业体系。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纪告诉记者,现在上马了自家生产的铀浓缩离心设备,完全可以保障当前我国在运的17个反应堆的核燃料供应,也能满足到2020年五倍于现在核电规模的燃料需求。“我们要建世界一流的核燃料基地,为核能这一清洁能源的发展做出贡献。”他说。雷增光透露,中核集团正在研制更先进、更经济的新一代离心机,目前在关键技术的研究上已取得重要进展。“新一代离心机将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铀浓缩领域的地位和竞争力。”
电缆网讯 “美国在全球现有的电网储能市场中占49%的份额。但随着其他国家电网储能需求的增加,预计到2017年,美国在电网储能市场所占份额将降至26%,相当于27亿美元的市场。” 美国能源安全理事会高级顾问、美国全球安全分析研究所主任盖尔middot;拉夫特在第三届中国智能电网建设及国际论坛上表示。
日本Solar Frontier公司于2013年6月18宣布,其宫崎县国富工厂生产的CIS类太阳能电池模块转换效率达到了14.6%,最大输出功率达到179.8W,实现了“与多晶硅型太阳能电池模块的转换效率基本相同的水平”。输出功率是由产品安全检测及认证机构“美国安全检测实验室”(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认证的数值。 国富工厂是Solar Frontier的主力工厂,2011年2月开始商业生产,年产能约为900MW。该工厂通过应用研发成果等,逐渐提高了模块的转换效率。此次,在该工厂生产的模块中,转换效率最高的产品达到了14.6%,外形尺寸为977mmtimes;1257mmtimes;35mm。 Solar Frontier在30cm见方的CIS类太阳能电池子模块中实现了全球最高的17.8%的转换效率,在不含Cd的薄膜太阳能电池中,以约0.5cm2的小型单元实现了全球最高的19.7%的转换效率。
123456789尾页

服务热线

电话:18861778700

QQ在线服务

QQ:3488196402


Copyright 远东买卖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arved. 苏ICP备20037087号-2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使用。